2

9000万粒“毒胶囊”流入市场 浙江宁海警方正追查去向

据《现代金报》报道 两年前,“毒胶囊”事件曾震惊全国。

  南都讯 据《现代金报》报道 两年前,“毒胶囊”事件曾震惊全国。近日,浙江宁海检察院通报了一起非法生产并出售多达9000万粒“毒胶囊”的案件。据了解,因涉嫌生产、销售有毒有害食品,11人被宁海检察院批准逮捕。

  据介绍,今年56岁的潘某是浙江新昌县人,曾从事胶囊生产,由于所在公司老板欠薪,抵给他一套生产空心胶囊的设备。潘某本身就是生产胶囊的行家,他在明知违法的情况下,开始生产、销售胶囊。2014年2月,潘某在宁海县租下四间厂房,开始投产空心胶囊。潘某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“工业明胶”,将生产出来的空心胶囊卖给了王某甲(刑拘在逃)、官某(刑拘在逃)、章某(刑拘在逃)、王某乙(刑拘在逃)。

  今年7月22日,根据群众举报,宁海县公安局和宁海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执法,对该窝点进行了现场查处,潘某和现场作业的工人共10人被警方当场抓获。次日,负责运输“工业明胶”和“空心胶囊”的朱某被警方抓获归案。

  从今年2月至7月,潘某的这个生产窝点,除了被现场查获的,非法生产有毒空心胶囊达9000万粒左右,已经全部进入了流通市场。

  经检测,被查获的空心胶囊及生产原料中,重金属铬的含量均超标,较高的超过正常标准的65倍。据了解,铬是一种毒性很大的重金属,容易进入人体细胞,对肝、肾等内脏器官和DN A造成损伤,在人体内蓄积具有致癌性并可能诱发基因突变。

  今年8月29日,因涉嫌生产、销售有毒、有害食品罪,潘某等11人被宁海检察院批准逮捕。至于数量如此巨大的“毒胶囊”到底流向了哪里,目前,警方仍在全力追查中。

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 https://tj.tjfk.com/a-2154/
1
上一篇非公医疗机构有四大难题 缺乏有效监管和督导
下一篇 评论:用药要安全重在解决“合理”的瓶颈

为您推荐
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在线咨询: QQ交谈

邮箱: alzn66@foxmail.com

关注微信
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返回顶部